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,金属剑刃碰撞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,数十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专注地进行实战练习,剑道上,他们的步伐灵活移动,手中长剑或刺或挡,眼神中闪烁着专注与兴奋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静静站立,目光随着小剑客们的身影移动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"看到孩子们重新拿起剑,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,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"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"经过特殊时期的停训,如今见证他们重返剑道,那份热情丝毫未减,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韧性和击剑运动的魅力。"
重返剑道的喜悦
周六上午九点,这家位于北京市北五环的击剑俱乐部早已人声鼎沸,在青少年花剑训练区,12岁的李悦然刚刚完成一组进攻动作练习,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,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。
"三个月没摸剑,想死我了!"小姑娘一边调整着手中的剑,一边兴奋地说,"回来训练的第一天,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,站在剑道上的感觉,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好朋友。"
像李悦然这样怀着满腔热情重返击剑训练的孩子不在少数,据北京市击剑协会不完全统计,自训练恢复以来,全市青少年击剑学员的回流率超过85%,新增报名人数较去年同期还有所增长。
"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"王钰介绍,"在恢复训练初期,协会曾担心会有大量学员流失,但事实证明,孩子们对击剑的热爱经得起考验。"
在王钰看来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。"这是一项结合了智力与体力、优雅与勇气的运动,孩子们在练习击剑的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身体,更培养了专注力、应变能力和礼仪修养。"
安全训练的科学方案
为确保孩子们安全、有序地重返剑道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《击剑训练场所恢复开放防控指南》,对训练间距、器材消毒、通风系统、健康监测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"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"王钰强调,"我们要求各俱乐部实行预约制,控制同时在馆人数;剑道间距保持在2米以上;所有器材每使用一次就消毒一次;训练期间保持空气流通。"
在俱乐部的器材消毒区,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回收的剑、护面、手套等进行集中消毒。"我们新增了两台专业消毒设备,确保每件器材在使用后都能得到彻底清洁。"俱乐部经理介绍道,"我们也教育小学员们注意个人卫生,配备个人专用器材。"
王钰补充说,协会还推出了"居家击剑"系列视频课程,内容包括基础体能训练、步法练习和战术分析,供学员在家巩固技能。"这些线上课程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,帮助孩子们保持训练状态,也为他们重返剑道做好了准备。"
击剑教育的价值重塑

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分管青少年培训的副秘书长,王钰有着丰富的击剑教学经验,她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在经历这次停训后更加凸显。
"击剑教会孩子们的,远不止如何得分取胜。"王钰说,"它培养的专注力、纪律性和应变能力,能够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"
在俱乐部二楼的家长休息区,几位正在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分享了他们的观察。
"我女儿练习击剑三年,变化很大。"一位父亲说,"她以前做事容易分心,现在能够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,最重要的是,她学会了如何优雅地面对胜负。"
另一位母亲补充道:"疫情期间,我儿子每天都会在家练习击剑步法,他说,击剑让他保持积极心态,看到他重回剑道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,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。"
王钰表示,这些反馈正是击剑教育价值的体现。"当孩子们因为热爱而自觉训练,当他们在困难时期依然保持对运动的热情,这说明击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"
赛事重启与人才培养
随着训练活动的逐步恢复,北京市青少年击剑赛事也提上了日程,王钰透露,协会正在策划一系列区域性、小规模的比赛,让孩子们有机会检验训练成果。
"我们将采取分时段、分项目、分流人员的方式组织比赛,严格控制现场人数。"王钰说,"我们也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形式,比如先通过网络提交视频进行初赛,再进行小规模现场决赛。"
对于北京市击剑后备人才的培养,王钰表示协会已有系统规划。"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击剑训练体系,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对击剑运动的热爱,而不仅仅是竞技成绩。"
王钰强调,击剑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虽然不断提高,但与欧洲传统击剑强国相比仍有差距。"我们需要从青少年抓起,夯实群众基础,只有当更多孩子真正爱上这项运动,中国击剑才能可持续发展。"
社区击剑的推广创新
为了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并喜爱上击剑运动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在推动"击剑进校园"和"社区击剑"项目。
"我们与十多所中小学合作,将击剑引入体育课程或课后活动。"王钰介绍,"我们也在几个大型社区建立了击剑体验中心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击剑乐趣。"
在朝阳区一家社区击剑体验中心,8岁的张梓涵第一次拿起剑,在教练指导下学习基本姿势。"太酷了!"小家伙兴奋地说,"我喜欢《佐罗》电影,现在我也能像他一样舞剑了!"
王钰表示,这种社区化、普及化的推广模式能够降低击剑入门门槛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尝试这项被称为"格斗中的芭蕾"的运动。
"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选手,更要让击剑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好伙伴。"王钰说,"每当看到孩子因为击中有效部位而欢呼,因为巧妙防守而微笑,我就更加确信我们工作的价值。"
重回剑道的深远意义
对于孩子们而言,重回剑道不仅仅恢复了日常训练,更意味着生活重归正轨,重新获得了与同龄人互动、交流的机会。

在俱乐部的团体课区域,一群孩子正在玩击剑游戏,笑声不断。"我特别想念和大家一起训练的日子。"14岁的刘昊洋说,"自己在家练习很无聊,回到俱乐部,有教练指导,有伙伴切磋,才有真正的击剑乐趣。"
王钰观察到了这种社交需求的重要性。"击剑虽然是个人项目,但训练过程中的伙伴关系、师生互动非常重要,这些社交元素是击剑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,也是吸引孩子们坚持训练的重要因素。"
随着暑假临近,北京市各击剑俱乐部的假期集训班报名火爆,王钰表示,协会将指导俱乐部做好暑期培训工作,同时策划一些趣味性强、参与度高的击剑活动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。
"我们的目标很简单: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。"王钰总结道,"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挥洒汗水、绽放笑容,看到他们通过击剑变得更加自信、坚强,这就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最大回报。"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依旧热火朝天,小学员们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剑,互相道别,约定明天再战,王钰站在门口,与离开的孩子们击掌告别,对于那些重回剑道的孩子来说,这片方寸剑道不仅是训练的场所,更是承载梦想、友谊和成长的地方,而在王钰和无数击剑教育工作者心中,每一个享受击剑快乐的孩子,都是这项运动最美好的未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