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晚10点,当北京城逐渐沉寂,朝阳区某职业篮球训练馆的灯光依然明亮,法国篮球巨星、NBA状元秀维克多·文班亚马的身影出现在空荡荡的球场中央,系统地进行着投篮训练,这位身高2米24的篮坛奇才,在结束白天的商业活动后,没有选择返回酒店休息,而是直接赶往训练馆加练,展现了职业球员的敬业精神。
深夜加练 保持手感
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,文班亚马于晚上9点45分左右抵达训练馆,身着简单的运动装,带着个人训练师和助理,在进行了15分钟的热身拉伸后,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投篮练习。
从底角三分到罚球线跳投,从背身单打到面框进攻,文班亚马的训练内容全面而系统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三分球练习——在连续5组投篮训练中,他保持了高达47%的命中率,这对于一个内线球员来说相当难得。
“他的职业态度令人敬佩,”训练馆值班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,“明明今天白天他已经参加了大量活动,晚上还坚持训练,更难得的是,他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,就像在准备正式比赛一样。”
中国行不忘本职
文班亚马此次中国行主要包括商业推广和球迷见面活动,昨天下午,他刚刚参加了一场青少年篮球训练营,指导小球员们基础技术;明天上午,他还将出席一场新闻发布会,尽管行程紧凑,他仍然见缝插针地安排训练。
“篮球运动员的状态需要通过日常训练来保持,”文班亚马通过翻译表示,“无论身在何处,训练都不能中断,我很感谢北京能够提供这样的训练条件,让我能够保持手感。”
文班亚马的随行训练师透露,这种“见缝插针”式的训练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习惯。“维克多非常清楚什么是重要的,无论多么繁忙,他都会保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篮球专项训练。”
技术细腻 令人惊叹
在现场观察的文班亚马训练表现,他的技术细腻程度远超一般大个子球员,除了稳定的外线投篮,他还展示了一系列后卫般的动作—— crossover运球、后撤步跳投、转身后仰跳投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文班亚马特别加强了对抗下的投篮练习,训练师使用护垫模拟防守压力,在身体接触的情况下,文班亚马依然保持了不错的投篮稳定性。
“他的技术特点很独特,”一位在现场的北京男篮青年队教练评价道,“有这么高的身高,却拥有外线球员的技术,更重要的是,他的训练态度非常认真,每个动作都要求做到完美。”
孤身训练 拒绝形式主义
与一些球星训练时前呼后拥、摄影师环绕的情况不同,文班亚马此次训练相当低调,除了必要的训练师和助理外,他没有允许任何媒体进入场馆拍摄训练过程,也没有安排任何公关团队在场。
“这就是纯粹的篮球训练,”一位助理表示,“维克多不喜欢把训练变成作秀,他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——保持状态。”
训练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,文班亚马在完成所有预定项目后,又加练了15分钟的罚球,离开训练馆时,他已经浑身湿透,但仍然耐心地为几名工作人员签名留念。
榜样力量 激励中国篮球
文班亚马深夜训练的消息不胫而走,在篮球圈内引发热议,多位中国篮球人士表示,这种职业态度值得所有球员学习。
“真正优秀的运动员都是这样,”前国家队球员张诚表示,“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环境改变训练习惯,文班亚马作为状元秀,本可以享受更多特权,但他选择了最职业的方式。”
北京男篮部分年轻球员在得知消息后,也自发前往训练馆观摩。“看到这么高水平的球员都如此努力,我们更没有理由懈怠,”一位年轻球员说,“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激励。”
篮球无国界 精神相通
文班亚马的中国行不仅带来了篮球技艺的展示,更传递了职业体育的精神内涵,在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背景下,对篮球的热爱和专注是相通的。
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影响,也许正是体育最重要的价值之一,当文班亚马在训练馆中一次次将球投出,那清脆的刷网声仿佛是一种 universal language,讲述着坚持、专注和追求卓越的故事。
文班亚马团队表示,在未来几天的中国行中,他还会根据日程安排继续寻找训练机会,保持状态以迎接新赛季的挑战。
灯光熄灭,训练馆重归寂静,但那个高大身影一次次跃起投篮的画面,却留在了所有见证者的记忆中,也许,这就是超级巨星之所以非凡的原因——在无人注视的角落,他们依然全力以赴。
评论